我对大前端的认知

每位开发者的内心都会有一个对大前端「不成熟」的理解,这篇文章主要谈一谈过去一年我对大前端的理解,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,欢迎留言分享。大前端,最终归属于前端这个范畴,也就是实实在在能够与用户产生互动的一侧。移动端由谷歌和苹果主导着,这两家公司对移动端有绝对的话语权;PC 端主要由各大主流浏览器厂商主导着,代表有谷歌浏览器、Safari浏览器、火狐浏览器、IE 浏览器。市场占有份额技术最终要服务于商业,有良好的商业模式,技术才能发挥出它的价值。什么样的技术能生存下来,决定因素在于软硬件的市场占有率,我们看一看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的市场占有率。

1.Android 和 iOS 截止到 2020年1月,全世界市场占有率如下图所示。安卓操作系统的市场占有率逐渐增加,尤其对于国内市场来说,占有率更高,苹果市场份额在逐步减少,但是苹果硬件与生态发展良好,占有绝对的优势。

Android 和 iOS 截止到 2020年1月,中国市场占有率如下图:

2.截止到 2020年1月,浏览器在全世界市场占有率:

浏览器从技术角度来说,技术栈基本统一,它们都需要遵循同一标准,但是 IE 浏览器由于「不按套路出牌,适配起来比较麻烦」,深受到开发者吐槽。占有率逐渐下降,好在有 window 系统支撑着。从市场占有率来说,谷歌这家公司处于绝对的优势。在我看来谷歌非常重视开发者体验,比如对于前端开发者来说,谷歌浏览器是他们的必备开发工具。Android 系统占有率也在逐步增加。超级App与系统国内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致力发展自己的「超级App」,构建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,比如微信、百度App、今日头条,这一切依托于小程序,每个小程序就是一个服务,所有的服务通过一个搜索入口触达。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,在 PC 时代,靠一个搜索入口就能够触达各种服务,每一种服务背后都是一个网站,而网站可以看做是超级App中的小程序。对于移动端的开发者来说,要做好一个性能非常好的超级App并非一件易事,数据量达到一个级别后,一个很小的问题都会被无限放大。一个超级App的开发者甚至会达到千人级别,一个业务背后就是一个团队,相当于一个小公司的规模。这对移动端的同学要求越来越高,但是像这种超级App并不多,导致移动端的同学越来越不好找工作。总之各大公司正在构建属于自己「封闭」的系统。小程序急需标准化小程序属于「超级App的衍生物」,最初被微信玩成功了,各大公司纷纷效仿,比如微信小程序、百度智能小程序、头条小程序、QQ小程序、支付宝小程序等。由于各大公司的小程序都是基于自己的超级App进行开发,如果想把自己开发的小程序同时运行到各个平台,不得不做一定的适配工作。所有的小程序使用的技术栈大同小异,使用的Api 基本也相同。目前唯一缺乏的是一个标准。这种情形类似与当年的浏览器大战,好在最终完成了统一,这样同一套代码可以运行在不同的浏览器。对于前端的同学来说,上手开发小程序非常快。而端的同学也应该掌握小程序的开发。下图是百度智能小程序页面生命周期,与微信小程序基本一致。

真正的跨平台可能永远实现不了现阶段跨平台做的最好的是 PC 时代,最终通过各种浏览器实现了跨平台,使得开发者可以通过一套代码运行在不同的平台上,这归功于 Web 的标准化。对于移动端来说,跨平台还有好长的路要走。移动端主要由谷歌和苹果两家公司主导着,只要有一方反对跨平台就实现不了跨平台,毕竟有商业利益。即使如此,谷歌正在通过 flutter 实现跨平台开发,它试图让 flutter 运行在不同的终端上,比如手机端,PC 端,其它终端设备。至于结果如何,需要找到商业上的共赢。前端开发有哪些变化国内主要使用 Vue 或 React前端框架进行业务开发,jQuery 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,TypeScript 正在吞噬着 JavaScript 的市场份额,webpack 作为主要的打包工具。中台的概念被炒的沸沸扬扬,它确实有一定的优势,比如让企业的服务能够更好地整合起来,服务于不同的部门,这样可以避免反复“造轮子”。云端开发会是下一代开发主流吗?云端开发逐步进入开发者的视野,你有没有想过,未来某一天直接通过一个浏览器直接进行开发,无需下载各种 IDE,无需进行本地环境配置,只要有一台联网的电脑,随时进入办公状态。Serverless 的概念逐渐流行起来,未来某一天对于小型应用甚至都不需要服务端,对于想创业的朋友来说节约了开支,提升了开发效率。小程序开发已经有了「云开发」这样的概念。以上就是在过去一年我对大前端的认知。技术在不断发生变化,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颠覆性的变化,这是好事。试想一下,当年使用 jQuery 进行网站开发的年代,再看看使用 Vue 进行开发,是不是更爽了。所以,要不断进行技术迭代。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。2019年有哪些你看好的技术,欢迎留言分享,让更多的同学受益。


本文章由javascript技术分享原创和收集

发表评论 (审核通过后显示评论):